产品经理方法论
以往金蝶的产品设计师或需求规划师在做产品时,更多考虑的是功能,往往就会出现一个列表界面上有一排按钮,在我看来就是功能的罗列。这些功能其实并没有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,这就给用户带来了困惑:一方面,用户不知道什么场景下用什么功能;另一方面,如果他们操作错误,但产品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,就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。
作为一个工具型产品,一个好的ERP产品应该能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让他找到想要的功能,能用最短路径操作产品,不用长时间在页面上逗留。一个不好的产品,首先用户找不到他想要完成的工作,不知道应该打开哪个页面,不清楚在一堆按钮中点哪一个,点了之后又莫名其妙出来一些错误提示……什么是好产品?就是不要让用户去思考的产品,关键是:怎么能做到?
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从狭义的用户体验的角度去优化,这里所说的狭义的用户体验是指交互、视觉层面的优化:给设计师一个功能点,让他们从交互、视觉上优化它,这其实是很难实现的。从根本上讲,一定要从业务场景出发,从用户诉求出发,为什么用户会需要这个功能?这也是我觉得用户体验部和业务部门的契合点。我们这边的业务人员在规划产品时,我觉得很多是没有站在用户立场上的,但我觉得你们是很有用户视角的,我看过你们整理的业务流程图、方法论、固定资产流程图等成果,那全部都是用户视角,但我们的设计人员就缺乏这样的用户视角。
那用户视角又是怎么来的呢?用户视角是基于业务场景来的,业务场景又是基于业务价值来的,所以对于这个问题,我先一层一层从最高的层级开始谈起。在我看来,我们要做的这个系统是一个软件,这个软件本身是没有价值的,是使用软件的人,以及这些人通过软件在一起协作交互,才能让软件产生价值,并且这个价值对于系统内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,他是对外部提供价值的,我们把软件、用户、协作划定在一个框架内,将其视为是一个黑盒子。
在《编写有效用例》(Writing Effective Use Cases)那本书里,它把一个目标系统叫作SUD。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:这个目标系统对外提供哪些价值?这是第一层是业务价值,说白了就是这个部门为什么存在。举个例子:资产管理这个部门为什么存在?因为这个企业会买很多固定资产,这些资产如果买过来就当成费用入账了,那企业当期的利润就会很差,同时企业也逃避了缴税。因此在做资产管理的时候,我们要了解在财务上这部分固定资产是怎么入账、怎么折旧、怎么出报表的。那么这件事的外部价值是什么呢?它是供内外部的审计人员、审计署、证监会查看的,这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原因,也是资产管理部门对外提供的价值。
第二层是业务流程,它是从第一层业务价值出发,把黑盒子打开,你就会发现为了实现业务价值,不同的企业会有着不同的业务流程,这和企业的岗位设置有关。
对于刚才说的第一层价值,我一般会用一个用例图来表示,对于一个SUD系统而言,业务诉求就像是一个发条,驱动整个SUD系统内部运转起来。而第二层的业务流程,我一般会用泳道图来表示,我会在图上方标明用户角色,下方画出业务流程,流程的节点是用户目标,箭头是业务流转。这个流程图要越简单越好,一张图只说明一种场景,比如,同一个业务流程,主成功场景有2个,失败场景有3个,那就画5张图,而不是把5张图合成1张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每张图足够清晰,便于讨论。
从第二张图里,我们了解了一个业务流程中,每个用户都怀揣着自己的目标开始协作,那接下来就到第三层:用户目标层。用户目标,可能跟软件有关,也可能跟软件无关,我们往往说哪些是线上操作的,哪些是线下完成的,但实际上从整体来看,用户要做的就是对外提供服务。这一层关注的是,用户要完成这个目标,要怎样快速找到入口?怎样以最短的操作路径实现目标?以前我们做产品规划的时候,前两层的考量是不完整的,甚至我们直接就进入了第三层,也就是功能的罗列。
所以总结来说,我做产品的逻辑就是:从业务价值出发,根据公司的岗位及职责,梳理出业务流程,再根据流程中的用户目标,对应到产品操作和功能点上。每一个功能点,其实都是可以从上到下追溯到的。
为什么重视用户体验?如何在产品线推广用户体验的理念和方法?
我是学理科的,理工男的思维就是要知道为什么。我的第一个项目是给一个区卫生局做社区卫生服务系统,项目完成后,卫生局局长来验收,他用了之后说:我本来以为还要你教我怎么用,没想到不用教我就会了。我觉得这句话就是对我工作的最高表扬。之后,我接触了《编写有效用例》那本书,它从层次和范围的角度,把需求怎么收集、整理说得很清楚,书中还讲了如何用用例文本的方式描述需求,怎么才能站在用户的角度把需求讲清楚,这是我非常推崇的方式。
来到金蝶后,我从开发到架构师,再到产品经理,一直都在尝试推广这个方法,因为业务人员原来也是要画用例图、泳道图、原型图的,只是他并没有按照一定的层次、结构去组织。我推广这套方法的时候,并没有推翻他们原有的工作方式而一味地按照书中的方式来做,如果那样的话,我相信这件事没人会配合,要别人走出舒适区还是很困难的。我只是对工作产出的质量提高了一定的要求。比如说泳道图,我就规定上面一定是角色,下边是功能,如果节点太多,就想一想是不是能够拆掉。然后探讨业务场景、业务价值,给谁提供业务价值?外部用户的关注点在哪里?……这些问题产品人员之前没有想过,或者想过,但只存在他脑子里,现在我要把它显性化,让整个团队都知道,包括业务人员、测试、设计师、甚至开发都清楚这件事。
我最常问的三个问题就是:这个功能是给谁用的?他用这个功能是要达到什么目标?达到这个目标的最短操作路径是什么?每次做产品演示的时候,我对每个功能都反复问这三个问题,目的就是为了强化每一个产品人员、开发人员的概念,让他做设计、做功能的时候也会去问这三个问题。
金蝶云苍穹与用户体验部合作工作总结与建议
首先我觉得产品交互规范对我们产品有很大帮助,其次是在调研的时候,用户研究员和规划师之间观点的碰撞,对我们也很有启发,虽然是一个调研,但最终输出的结果完全是两套。
(1)深入合作
改进方面的话,我觉得两个部门合作得还不够深入,用户体验相关的方法和理念,业务部门本身做得不是很到位,如果未来有用户调研相关的项目,希望用户体验部的同事能够多参与进来。之前和用户体验部合作的项目,最后输出的内容让我很吃惊,因为你们是完全站在用户视角来看产品,而我们是从专业视角,以为在做专业的事情,但实际上是工程师思维,不是用户思维。我觉得基于调研结果,双方应该有更多的讨论,而不应该是输出结果后,大家各讲各的就结束了。
不过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通过用户调研能解决的。我在做资产管理的时候,刚才提到的用户体验的方法我从头到尾都在贯彻推行,但现在转做费用后,我一直都没有推动去做这件事。一方面是因为费用是已发布的产品,另一方面,自发布以来,研发内部的研发管理会有很多大的调整,对费用模块的冲击是很大的。所以我这段时间根本没有精力去把这个业务捋顺成我想要的样子,我也不指望别人能把这个事情捋顺。因为这些需求都存在于规划师的脑子里,所以在这方面,用户体验部的同事能支持的工作可能不多。
(2)陪伴式参与
虽然用户体验部会在产品线推广一些方法类的课程,但我看来这种授课的方式其实并不是很理想,对各业务线真正好用的不是授课、不是教师,而是教练,就是通过陪伴,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从具体的问题点上给予指导和建议,我觉得这才是打入到产品线,给产品线带来更多价值的方法。
其实在我之前,也有人推过要写用例,但都没成功,为什么?因为大家都想用现成的,直接拿来用的,如果不是现成的,那原来的办法也好使,所以就会退到原来的方式上去。所以在双方部门合作方面,我觉得你们可以采用这种陪伴式的参与,直接给到产品线以价值。
(3)了解业务
如果对业务不了解,未来双方的合作其实很难深入,但我觉得用户体验部的同事对业务的理解也不需要达到精通、专家的地步。比如说:当我给不懂财务的新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,我不会讲账要怎么记、报表怎么出、什么是勾稽关系等等,我会给他讲为什么要做这件事,先弄清楚大的概念,具体的细节点可以在做具体项目的时候,基于这个概念逐渐深入。所以我觉得对你们来说,有这种提纲挈领式的培训就够了。
理想的设计师是什么样的?
首先我觉得理想的设计师应该是能参与业务讨论的,能够跟业务人员一起就业务进行讨论;
其次我觉得工作效率要很高,当然要想提升效率,就得增加交流,如果能够每天都在一起进行探讨,我觉得对双方工作效率,以及你们学习业务都有很大帮助。现在这种交流方式,必然会省略一些细节方面的信息,这其实是跨职能团队和专业化团队之间的矛盾,我觉得也是各有利弊吧。
如何收集需求、分析需求?
需求首先来自于我们的需求规划师,他一定是这个领域的业务专家,这是用户体验部的同事不具备的。他了解这些业务,所以本身就能输出一部分功能需求;其次,来自于线上运营,EAS虽然是To B的产品,但也会通过RMP提单进行线上的运营。用户通过线上提交错误类提单、应用类提单等,需求和应用类提单就是改善我们功能最主要的两大块需求来源。所以需求规划师不仅有业务背景,并且也在不断地回复需求类和应用类提单的过程中,积累各种各样的业务场景。第三,我们会有样板客户、战略客户,他们会给我们提很多产品需求。
一般来说,对于用户需求,聪明一点的用户会告诉你他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功能,但这个功能不是需求,只是他的一个解决方案。我们要问他为什么想要这个功能,按照刚才我说那三个层次去追溯分析他的业务场景。
除了这三处需求来源,其他需求主要就是通过调研收集的。如果说我们现在的工作方法有什么不足或风险点的话,那就是调研不到位,但To B产品本身的特点,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和用户一起做研发。
如何排定优先级?
首先我会从产品线的完善程度地角度去排第一优先级,比如:固定资产模块现在覆盖了EAS 70%-80%的功能,而费用可能还不足,那我在接下来的资源投入上会重点做费用,来补齐短板。
其次就是对于某一个模块内的功能,如何排定优先级。这个就比较暧昧了,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用户、没有客户。如果说有明确的项目目标,如:5月4号互联网金融要上线,那与此相关的业务场景、功能需求就是要优先开发的。但像合并报表,去年没有用户也没有目标,那这种需求的优先级我们会在产品演示的时候,一方面讲一下在下一个冲刺周期,我们要完成哪些功能;另外我们会跟老大聊一下,让老大从整个产品线的角度,结合下一步的方向帮我们排定优先级。如果以上这些都没有,那就挨着顺序一个一个的做。做的过程中,我们也会结合目前的用户情况,比如:现在人人端的用户群体更多,那我们就优先做与此相关的功能。但其实无论是哪种方法,在这个产品达到最低发布门槛之前,这些都是研发内部拍脑袋决定的。To B产品跟To C产品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发布,在达到这个标准之前,其实优先级都是最高的,除非你有明确的客户。
个性化需求与通用型需求如何平衡?
我在EAS做产品经理最大的感受就是要不断地面对各种原型客户、样板客户、集团战略客户等等。对于他们提出的需求,实施会在一个很大的表格里列出本次上线要的功能点,总部研发就像法官一样去评估,个性化的功能就要机构去实施,标准化需求总部预计什么时候上线。只要能在客户要求的时间周期内开发出补丁,这个项目就算是成功了,所以我们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排各种优先级。这里边不乏有一些是适合标准产品的需求但没时间做的,就会规划进下一个版本,但对于当时这个项目就赶不上了,可能机构就会做二次开发,对于这种开发上线的功能,总部也很少会拿来放到标准产品里。在做功能需求的时候,所有都要进行权衡。
如何预估功能在市场的接受度?
一般我会问规划师这个功能的业务场景是怎样的,对于一个通用型需求,可能有很多种应用场景,我会要求规划师至少讲三个实际的业务场景,没有真实场景的时候,猜测的模拟场景也可以,我会通过这些场景来判断这样设计合不合适,同时也会要求测试重点按照这几个场景进行测试。
有时候可能一些场景,规划师也没考虑到,那就等到有真实用户提出来的时候再纳入进来考虑,我们不可能事先把所有情况都调研一遍再规划功能。产品发布出去不是完事了,而是刚刚开始,真正的改进都是在后续的运营中不断迭代实现的。
所以To B产品面临的问题比To C产品更严重,To C在一开始的时候还能找到很多用户做调研,To B初期可能一个都找不到。所以做To B产品,对规划师的业务背景、业务经验要求还是很高的。
如何积累业务经验,培养业务能力?
如果没有专业背景,做To B产品还是很难的。我一开始做财务线的产品经理的时候,看过很多财务类的书籍,也系统学习了财务会计的视频课程,不然根本就听不懂需求在说什么。
在了解了业务之后就要培养自己的产品化思维,我觉得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用户思维,要去理解用户的业务场景、业务价值。我觉得这才应该是金蝶的核心竞争力,它不应该只存在于规划师的脑子里。应该让业务场景、业务价值不断累积、不断迭代,成为大家共同的经验,在此基础上再形成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。
现在的工作方式导致业务场景、业务价值都存在于不同规划师的脑子里,而售前人员的脑子里也会有很多业务场景,他们根据不同企业的体量和行业特性,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,你会发现他们出的方案跟研发产品的落地之间是严重脱节的。如果按照我的方法来积累不同的业务场景,其实一个项目从上到下都应该是一致的,不会脱节。一个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有一个列表,上面写明:费用报销有多少多少场景,Cloud支持哪些、EAS支持哪些、金蝶云苍穹支持哪些等等。我觉得这才To B产品的核心竞争力。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