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部分人来到事务所,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,可以工资低,可以加班,只要能够学到东西。
然后,一年之后,就开始抱怨工资低,加班多,没学到东西。
总结起来,矛头通常会指向事务所和项目经历,没有系统的培训,没有人耐心的教授。
这也就是你掉入陷阱的开始,不会独立学习的陷阱。
即使项目经理交给你再多的东西,他的能力也就是你的上限,然而,你看看他的工作状态和生活,是你想要的吗?
在我审计的第一年,我看到我们三十岁的项目经理,我就心中暗想,如果到我三十岁的时候,工作的和他一样,那我就太失败了。
有时候你会遇到一个好的项目经理,这个好,也就是他愿意耐心的教你东西,很多人由此养成了习惯,喜欢被动的接受这种教育,你的项目经理无意间就成了你的标杆和期望的水平。
这种标杆和期望,有时候也会成为审计失败的陷阱。
我说的失败陷阱是什么意思?
从毕业开始参加工作,往往带着一股雄心壮志,至少也是一腔工作的热血,最不济的也带着一丝工作的兴奋。
要提高自己,要努力工作,要有一番作为,要能够立足于某个圈子或者行业等等,但是在你学习、工作和成长的过程中,不经意间,就开始沿着现有的工作惯性走了下去。
什么是工作惯性呢,在企业中,开始做凭证,做报表,日复一日。
在事务所呢,开始做底稿,做表格,编报告,日复一日。
其实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在迎合,迎合领导,迎合客户,迎合事务所的要求。
最后逐步逐步的把自己打造成了一颗坚固的螺丝钉。
所以,我经常听到很多人说,要学习怎么做底稿,我都会很害怕,这种想法就会体现在他未来的工作路线上。
这种想把底稿做好的期望,是因为为了完成现实的工作而产生的很自然的想法,甚至,你通过学习,可能底稿做的确实很好,很快,但是如果你坚持着这样工作下去,你最终会把你自己变成整个审计工作链中的一个环节,你只能停留在现实的岗位,成为优秀的职工。
比如你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会计,一个优秀的审计员,甚至项目经理,然后呢?
我在企业的时候,我们的出纳工作能力就很强,很认真,她做的工作,我完全做不了,她就是这样优秀。
后来在事务所中,我也重点培养了几个小孩,她们特别努力,踏实,刻苦,她们把一些数据演算到特别细,而我是做不到的。
这时候,我通常给她们讲的,是你适合如何发展,如果只是基于目前的工作,你只能成为这项工作中的佼佼者,却永远无法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比如,你可以参考一下那些干了十年的会计,和十年的审计员,他们的状态。
如果你能把现实的工作做好,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,去寻找你想要的工作和状态,再找到一种改进工作行为的方法,那么你的竞争力就非常大了。
第一步:
核心是解决问题,而不是被动的底稿
每个事务所,其实都在模糊而崇高的审计质量和现实的底稿和利益之间寻找平衡。
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,生存的本能。
但是,作为审计师,很多的时候,我们会从崇高的理想中脱离出来,寻求能够节省时间的工具,寻求能够应付质控的方式,否则的话你就需要做更多的程序,解释更多的内容,在质控和客户之间左右为难。
这时候,很多审计师面对的,就是底稿。甚至有些项目经理认为,底稿越多越好,因为资料越多,好像就越有保障,在很多程序无法验证的时候,资料多了总归不是坏事。
但是,如果你陷入了这种底稿的工作惯性中,就会被推着走下去,最终成为大海中的一滴可有可无的水滴,永远翻不起浪花。
所以,不要专注于底稿,请专注于解决问题和风险。
底稿不是风险,也不是程序,它只是一个记录过程。
如果一个审计员只是专注于底稿,希望通过底稿解决问题的时候,那么这个审计基本就是失败的。
审计员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,而不是成为一个底稿的复印机。
第二步:
正确定位,不盲目
审计员需要正确认识自己。
如何认识自己呢?
首先,不要盲目的跟随,也不要盲目的排斥。
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说,不想跟这个项目经理干了,或者这个项目经理不如另一个等等。
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弱点,接触不同的人和做事的方式,才能有更多的思路。
做项目也是一样的,我身边有一个朋友,接触的都是大公司和大项目,一旦遇到不正规的项目情况,就无从下手了。
但是事实上,有多少公司是所谓的完全正规的呢,即使那些知名的大企业,在还没有壮大之前,也都经历着各种的疑难杂症。
所以我们总说,这个公司内控不好,那个公司财务不好,事实上,很多企业家,很多老板,他们比你更懂内控和风险,为什么在你眼里他们的内控还是做不好,你要想想,背后的原因是什么。如果你能真的站在企业的角度看到问题,那么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和判断方式。
对于项目经理也是一样,不管你喜欢他,还是不喜欢他,你都要从他身上,了解他的工作方法,吸收他的优势,规避他的弱点。
很多时候,你曾经对这些项目经理吐过的嘈,在你当项目经理之后,都是别人吐你的嘈。
不要盲目的跟随你喜欢的一个人,也不要排斥你不喜欢的人,大家只是搭档,他不会与你长相守,往往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和项目,也可以带给你更多有价值的思考。
能在优质的环境下成长,也能驾驭的了逆境,然后打造出独一无二的自己。
第三步:
建立自己的成长模型
很多都喜欢学习,不停的学习。
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,考了CPA,CFA,ACCA等一堆看起来高大上的证书,当上了项目经理,但是每天抱怨工作忙,换了几个所,尝试了不同的项目,不敢盲目辞职,也不知道辞职之后再要去哪里。
有时候想去企业,有时候想想公务员也很好,摇摇摆摆的,一年一年又过去了。
学习有两个方面,我之前常说,要有一技之长,然后消除盲区
一技之长是你的立足之本,消除盲区可以让你少走弯路
这时候,一定要避免本末倒置,审计做累了,就想学习新东西,换工作,看起来有时候是想另辟蹊径,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罢了。
另外,就是要分层次和顺序
在技能方面,我把它分为学习方法,专业基础,和专业实战三个方面
在盲区方面,我把它分为其他能力,专业关联,和思维能力三个方面
我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个六个面,才能创造自身的价值。
我们说的那些摇摇摆摆的人,大部分都把时间投入到了技能方面,更多的人在技能方面也没有做到足够的投入,这就导致了看起来是专业,实则片面。
只有敢于投身大海,才能有机会乘风破浪。
第四步:
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搭建连接
大部分人进入工作,其实只是接触了这个行业大概2%的内容,如果想要成长,就需要搭建一条路通往其他98%的内容。
比如,你做过的项目,和你每天相依为伴的底稿,只是表面的一些数字组合和拼凑,你无法深入到这个行业、市场、政策、环境、模式。
这个过程,是一个需要不断的思考,不断的体会,不断的试验,不断的犯错的过程。
第五步:
认清自己,才能有最适合的选择
每个人都有逃避的本能,这是人的本能。
尤其是当你在一个公司,一个企业,一个行业能站住脚的时候,改变和突破是需要勇气的。
很多人问过我,能不能辞职,想换工作,能不能换,诸如此类的问题。
每个人都是不同的,有的人适合改变,有的人安于现状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但是对于我来说,我更喜欢跳出原本的期待和惯性,去创造一些全新的,从未有人做过的内容。
思考促进成长,创新才能进步,做别人不能做之事,才能实现价值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