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宝在线的延迟满足:做教育产业互联网平台原创
金蝶云社区-罗超频道身份
罗超频道
1人赞赏了该文章 116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,禁止转载编辑于2019年09月05日 13:39:47

马云:“很多人因为看见而相信,少部分人是相信而看见。”


8月23日,教育产业服务平台校宝在线主办的“SEE 2019教育服务共建大会”在杭州云栖小镇召开,SEE 2019首届大会主题是“新教育”,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校内外教育机构的校长和老师们齐聚一堂,探讨教育的未来。三年前,在同一地方召开的云栖大会上,马云抛出“五新一平”的观点,今天,新零售、新金融和新制造已被行业广泛接受。
 
校宝在线CEO张以弛在大会演讲中给出了一个新的观点:“产业互联网将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”在会上,教育产业互联网,已经开始在行业得到认可,先于张以弛上台的高思教育董事长兼CEO须佶成直言:“教育势必要拥抱产业互联网。”


1.jpg


“教育产业互联网”,就像“新零售”一样,成为2019年教育行业的声声雷响。那么,当教育行业在谈论“产业互联网”时,究竟在谈什么?



 01 


为什么教育要拥抱产业互联网?



产业互联网是“互联网+”后新的产业趋势,相对于“互联网+”只是信息联通而言,产业互联网则强调在数据智能的基础上,加强产业链不同环节协同,提高产业链资源的连接效率,重构产业链的供需关系,最终实现业务创新,创造增量市场。
 
产业互联网不是马化腾首先提出来的,却是被腾讯推向台面的,腾讯将产业互联网当成公司战略。尽管阿里和百度等巨头明面上并未将产业互联网当战略,但事实上却在各行各业落地产业互联网,在张以弛看来,“围绕零售的蚂蚁生态,围绕智能家居的小米,围绕着餐饮的美团点评,围绕出行的滴滴,甚至包括医疗、婚庆都有产业互联网的雏形”。
 
2019年,产业互联网成为潮水的方向,一方面,互联网行业在碰到消费互联网天花板后开始在B端找增量,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在经过三十年发展后,特别是在“互联网+”潮流下,各行各业都有了信息系统、金融支付和在线销售等基础设施,进而有了一定的数据基础。
 
现在,各行各业拥抱产业互联网可谓是正当时。教育行业是“互联网+”最先开花的传统产业之一,市场规模大、产业链条长、产业痛点多,具有巨大的产业互联网应用空间。
 
张以弛认为,现在教育创新和投资项目95%都集中在教学和教研上,大家忽略了教学和教研环节以外的创新盲点,例如如何帮助学校和机构减轻教务、校务等运营管理的压力,这些非教学环节的问题现在还很少被真正关注和解决,原因是大家并没有站在一个垂直产业的高度去思考问题。如果从产业互联网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的投资和创新,将会发现一个更大的蓝海。产业互联网将能够更好的帮助教育上下游改善供需关系,改善整个产业的结构。


2.jpg


一个例子是校车。张以弛提到,校车因为利用率低、上座率低等问题,导致闲置率过高,运营亏损。在这种状态下,很多学校并不配备校车服务。如果用产业互联网思维来重新设计校车业务的话,集合机构和家长的需求,反向定制和规模化运营校车就成为了可能。基于数据,校车可以按时按需智能规划。除此之外,围绕教育的教材、课件、硬件等教学相关供给,支付、保险、后勤、游学、招聘等服务环节,都将被重构。

 
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教育,将会发生什么?张以弛提出了四个看法:
 
第一,产业互联网的主体是教育组织。只有学校和机构才能最终决定教育资源如何分配,而互联网平台只是支持和赋能的角色。同时,主体不是某一家学校、机构和教育集团,而是形态类似的学校机构的集合。只有形成一定规模之后,才能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创新。
 
第二,教育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平行关系。即培训机构和学校未来的关系是共创协作。学校也可以采购培训机构的产品;双方也可以进行联合招生。
 
第三,教育信息化不是产业互联网。教育信息化只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,而且这个基础比大家想象的要差。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标准是“有没有”,而教育产业互联网的统计标准是“用没用”。
 
第四,教育机构在未来需要有对接外部生态的能力,而外部供应商应基于更大规模的服务能力来重新设计商业模式。教育产业协同化的趋势不可逆转。在产业互联网思维下,教育供应链应该协同共建,一起打造教育产业共同体。
 
这四大判断,对于想要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教育机构和服务机构而言,有一定的路标意义。问题是,凭什么是校宝在线这样一家“默默无闻”的公司,来号召教育行业拥抱产业互联网?


 02 


校宝在线为何能做教育产业互联网平台?



从行业属性上来看,校宝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教育SaaS公司,但从业务模式上来看,它也是一家实实在在的产业互联网公司。张以弛提出的教育行业“产业互联网”,不仅要通过SaaS服务,实现对教育机构业务的支撑和流程的再造,还要突破行业、尝试跨界,衍生出新的教育产业服务。
 
2010年,校宝的创始人张以弛和孙琳均在剑桥大学计算机攻读博士,因为一个校园创业大赛项目的机缘巧合,“误打误撞”走上了创业路。最初,校宝基于自身的技术优势,推出了面向C端的智能英语写作辅助软件“易改”,走“免费+收费”的典型工具模式。但经过几年发展,校宝团队意识到工具模式的瓶颈以及与团队创业初心的偏离。
 
张以弛认为,如果沿着工具的路径走下去,校宝会成为一家教育公司。而一家教育公司即使大如新东方、好未来这样的巨头,能够影响的人数也终究有限。创始团队的愿景是,做一家具有教育属性的科技公司,对教育做一些更底层的改变,通过对教育组织的改造,来影响更多人。
 
经过密集调研,校宝团队发现,由于教育机构小而分散的特点,教育特别是教培行业,信息化渗透率很低,专业信息化软件在培训机构的普及程度,还不如美容美发店。而对中小教培机构而言,花钱去购买软件服务的意愿也并非那么强烈,他们还未看到技术对效率带来的巨大改变。但是,这个行业的痛点也非常明显,传统纸质办公的方式,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。机构内部、机构和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效率也亟待提高。基于此,经过内部团队半年多的讨论和分析,2014年校宝在线全面转向B端教育服务。
 
SaaS服务并不是校宝团队看到的行业终局,他们选择的是“SaaS+增值服务”双轮驱动的模式。
 
SaaS很容易理解,就是专注于教育场景的在线软件服务。这是校宝实现教育产业互联网图景的第一步。
 
在专业产品出现之前,教育机构更多是靠外包模式实现信息化,但是由于机构规模普遍不大的行业特征,外包模式并不是很适合教育行业的信息化。对外包公司而言,客户规模较小,获利有限,对教育机构来说,维护和升级成本太高,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需求。基于对行业的判断,校宝在线从切入教育行业开始,打法就别具一格,相比市面上的绝大多数产品,校宝各类产品的统一标准定价模式具备了很大的竞争力。这也为校宝快速提升市占率打下了基础。

3.jpg


单纯就SaaS而言,校宝在线也不是纯SaaS模式公司。校宝不仅在产品上不断迭代,同时也采取“重运营”模式,联合各行业的合作伙伴提供营销、内容、金融等增值服务,比如校宝秀会不断做教育行业营销工具、素材和案例的运营,帮助机构更好地营销;再比如校宝学院就像淘宝大学之于淘宝生态的价值一样,让不同特长的老师们可以进行知识分享,这样的运营服务能力让校宝在线做得越来越重,壁垒越来越高,是校宝在线的核心竞争力。

 
目前,校宝在线拥有超过80000个教育品牌客户,被170000个校区使用,覆盖相关从业者超过80万。张以弛透露,校宝已是教育信息化领域里非常头部的公司,占据了这个市场15%的份额,其市占率几乎超过竞品市占率总和的一倍以上。


4.jpg


在汇集了一定规模教培机构的基础上,校宝在线开启了S2B战略,开始尝试基于规模效应和数据能力,帮助教育机构获得更低成本和更具创新的服务。在行业需求最集中的金融领域,自2017年8月起,校宝相继联合蚂蚁金服、中国平安、中国人保等合作伙伴推出专门针对学校和机构的移动收单工具“校宝收银宝”、教培行业专属定制的“校宝安心保”及学费分期业务,截至2018年末,已经有超过10000家教育机构享受到了校宝联合合作伙伴带来的普惠金融服务。现在,校宝在线年经办交易流水400亿元。

 
如果说运营和产品能力是校宝在线的核心竞争力,基于平台的规模效应,往往会形成强者恒强的能力,这意味着“SaaS+增值”模式本身,成为校宝在线最明显的一道护城河,也是校宝在线团队看到的产业互联网终局。张以弛称,虽然一开始按照“SaaS+增值”模式设计了业务,但当时团队都说不清楚叫什么,现在看来,这就是产业互联网。
 
正是因为早在2014年就意识到产业互联网的趋势且身体力行,所以校宝在线才敢在行业喊出“教育产业互联网来了”的口号,并且得到整个教育行业的关注。
 

 

03 


校宝在线成功的关键是“延迟满足感”



2017年2月,校宝在线登陆新三板,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首个挂牌公司。2017年12月和2018年5月,蚂蚁金服在不到半年时间先后投资和领投校宝在线C1和C2轮融资,融资后,校宝在线估值13.6亿。
 
在张以弛看来,蚂蚁投资校宝在线,正是看重其“真正想做”的事情跟蚂蚁金服服务小微企业愿景吻合,与此同时,校宝在线在场景能力、数据能力上与蚂蚁生态有明显的协同效应。
 
不论是从市场占有率还是拿到巨头投资来看,校宝在线在众多创业者中已属幸运儿。不过,这一切距离张以弛的目标都相去甚远,他坦言,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不是校宝在线的目标,校宝在线十分笃定教育行业一定会有产业互联网的形态出现,校宝在线有很大的优势,做成这件事情,但这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来验证。


5.jpg


从市占率、规模、估值来看,校宝在线已经暂时领先,是名副其实的头部玩家。但在,张以弛看来,从行业视角来看,只有占有率超过2/3才能算真正的一家独大,教育产业互联网最终会形成典型的7/2/1终局。垂直产业巨头与互联网巨头间更多可能是协作,垂直玩家的优势胜在专注,在垂直领域形成规模优势,与综合产业互联网巨头间更多是协作关系。教育组织不会只使用一家服务,产业互联网一定是协作共创而不是竞争思维,一定是不同规模、不同业态公司共同开放的存在。

 
校宝在线的目标是成为教育产业互联网终局的“7”,现在其距离这一目标还很远,从使用程度来看,整个教育SaaS覆盖率刚刚超过20%,校宝在线只有其中市场的15%份额。这意味着,整个行业超过70%的市场还需要教育和挖掘。张以弛判断,现在教育产业信息化进程即将加速,一方面教育机构的从业者逐渐年轻化,这群互联网原住民,天然依赖SaaS这样的工具;另一方面,这些人充分意识到互联网翻天地覆的能量,他们正在积极求变,推动教育产业深入变革。
 
抓住和开创教育产业互联网的机遇已经是校宝在线最大的优势,保持饥渴+延迟满足,这也是校宝在线杀出重围走到今天的原因。校宝在线2013年转型时内部争论激烈,从C到B本身就需要壮士断腕的魄力,而在行业都没有类似案例时,校宝在线选择了“SaaS+增值”的路线。当时反对声音认为,这条路可能是错的,因为教育行业是“慢”行业,论证这条路需要很多时间。最终,基于推动教育改变更多人的初心,团队成员意见各自保留,在行动上达成了一致。
 
在校宝最初创业时,就有投资人建议其更换赛道,因为“教育很重,很慢,天花板很低,你们团队豪华,为什么做教育?”张以弛不为所动。13年下半年美国一系列互联网教育项目出现,在国内掀起了在线教育投资热潮,后来中国多家互联网教育公司陆续成功上市,校宝在线死守教育SaaS领域,可以说是非常耐得住寂寞。
 
在我看来,这体现出校宝在线团队很强的“延迟满足感”能力。
 
上世纪 60 年代,美国有个著名的“斯坦福棉花糖实验”,实验中,小孩子可以马上获得一样奖励,比如 1 个棉花糖,或者等待一段时间,得到 2 个棉花糖。实验发现: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孩子,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,如更好的 SAT 成绩、教育成就、身体质量指数等。这一实验体现出的就是延迟满足感,即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,而放弃即时满足,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。
 
现在已跟BAT比肩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对延迟满足感推崇备至,他认为:
 

“以大多数人满足感延迟程度之低,根本轮不到拼天赋。延迟满足感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,而克服弱点,是为了更多的自由。”


6.jpg


在联合钉钉开发校园SaaS的路径选择时,同样可以看出校宝在线的延迟满足感,它可以赚SaaS的钱,但却放弃了,放弃收入对一家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是非常难的决定。做SaaS本质是做服务,但校宝要做产业互联网,基于规模分享产业的价值增值。

 

今年,张以弛成为湖畔大学第五期学员,湖畔大学创办者马云有一句名言:“很多人因为看见而相信,少部分人是相信而看见”,以教育产业互联网终局来布局公司战略的张以弛,或许正是马云所说的“少部分人”。




图标赞 1
1人点赞
还没有人点赞,快来当第一个点赞的人吧!
图标打赏
0人打赏
还没有人打赏,快来当第一个打赏的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