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与其焦虑,不如静待花开...
近期疫情反复,很多同行工作受到了影响。
在原本的预期中,2022年疫情应该已经结束,或者至少可以进入常态化阶段,但结果又超出了我们的预想。有人说感觉回到了两年前,因为疫情,很多事情不得不搁置下来,一些计划要做的事,一些正在谈的项目,都要面临延期甚至失败。
但焦虑归焦虑,工作还要继续,我们都相信,总有一天一切会恢复正常。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坚持做正确的事情,然后静待花开。
今天,园区在线(ID:YQZXGZH)和大家分享园区工作由于疫情「暂停」时可以去做的十件事。
正文
01 厘清商业模式
商业模式一直是园区发展的命脉,设计好一个商业模式,项目就成功了一大半。
早年,产业地产的本质是产业勾兑、政策性低价拿地,开发商与政府合力做产业导入带来税收和人流,开发商享受自己经营出来的土地增值。
但在最近两年,由于房地产政策调控,政府收紧了土地和信贷的口子,园区传统商业模式遭受极大挑战,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、新冠疫情的延绵不绝,更让与实体经济紧密关联的产业园区雪上加霜。
回望来时「赚钱路」,传统重资产模式尚有肉末可吃,但回报率已今非昔比,且风险成倍增加;轻资产运营倒是没风险,但也都是小打小闹,难以形成有效的商业路径;「以轻带重,轻重结合」,看起来似乎是最合理的方向,但做起来同样难点不少,探路的轻资产项目怎么做?重资产切入的节奏怎么把控?商业模式怎么设计?政府关系如何打通?这些都是要在疫情期间要去想清楚的事情。
02 做好长远规划
疫情让我们知道了一件事。活得好很重要,但活得久更重要。
举个例子,近几年关于该不该报考公务员的讨论从未停止。疫情期间,当企业员工无法按时拿到薪水,面临降薪、裁员时,大多数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。
近两年,随着搅局者不断加入,抱着「短跑思维」做园区的绝不在少数,但园区招商不是卖快消品,讲个情面就买一个,靠搞几次推介会,办几个活动就能捞金的想法,是非常不现实的,这样的园区也不可能长久。做好远期规划,才能在园区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
03 研判主导产业
近两年,园区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,在激烈的竞争下,绝大多数园区,尤其是民营园区,都把「快速去化」作为园区工作的首要任务。
疫情期间,由于出行受限,外出招商的工作减少了很多;同时,得益于前些年各行业快速发展,园区普遍积累了一定的企业基础。下一步则要将战略的注意力集中于产业链的谋划和打造上,包括对产业进行深入研究、挖掘产业潜力、延伸产业链条,并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圈。
而扎实的研究需要时间的积累、酝酿和打磨,没有一定时间的投入,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。疫情这个节点得以让我们排除外界干扰,收集产业信息、沉下心研究产业发展的逻辑,并借此机会筛选产业链合作企业,绘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地图,既为自己和园区充电储能,同时也为下一步投入行动储备信息资源。
04 探索线上渠道
一场疫情让增量的获取变得更困难,传统的人脉招商、中介招商、本地招商在疫情期间难以推进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园区亟需找到新的获客渠道,而且最好马上就能投入使用。
举个例子,比如近两年很火的大数据招商,本质上是利用「爬虫+数据采集+数据分析」的方式来分析客商的投资意愿,选出有可能投资的企业,再通过电销团队获取客户资料。从获客成本的角度看,如果园区能从大数据渠道成交1-2个客户,这笔买卖就值回票价。再比如,现在很多园区会在抖音、朋友圈定向投放招商广告,视频做得好,能在15s的短视频中清楚讲明园区的亮点(比如税收政策、租金补贴等),有这个需求的企业就会主动联系。
当然,如今市面上的新兴招商渠道、招商工具汗牛充栋,大家也都略有耳闻。但其中哪些是有效渠道、哪些是没有用的或者作用十分有限的,则需要花心思去细细甄别。
05 增强企业服务
园区和企业唇齿相依,企业发展好坏,直接决定园区的收益。
疫情期间,比园区更脆弱的是园内的中小企业。越到困难的时刻,越是显出服务的重要性。在这个时候,谁能给企业提供纾困解难的政策、谁能帮企业拿到更低成本的资金、谁能帮企业获取到市场订单,谁就是企业的恩人。
当然,以上这些基本是政府层面的事情,作为园区,也有很多其他的服务可以做。比如,开发商虽然没有权力制定政策,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给企业减免一些房租。道理也很简单,一旦企业倒了,房子就会空置,有空置期不说,再租出去价格也只会更低,与其如此,不如把这个差价给到企业,让企业在园区好好生长,这对园区的形象也有提升,而企业领了园区的情,后续有同行、朋友选址,也会优先考虑到你这里来。除此之外,园区在中小微企业的政策申报(协助申报)、人才招聘、资源对接等方面也都有用武之地。反之,如果企业倒了,园区也将不复存在。
06 举办「云活动」
疫情期间,线下活动或缓办或停办,但「云现象」已经成为疫情期间园区里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线。
如今,园区在云活动的举办和播出上已经做了一些探索和创新。比如,园区的内部活动以「云课堂」的形式推出,既免去了线下活动的聚集风险,园区企业(员工)也可以拿出手机随时随地观看直播;线下的创业大赛、项目路演开启「云直播」,评委和投资人在线「连麦」企业,全国各地的同行、企业、投资人也能在网络上观看;招商引资上,各大园区启用视频连线模式,和企业开启「云对接」、「云谈判」、「云签约」。
这种「云现象」一方面得益于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,另一方面也是疫情之下的应急之举。虽然比不上现场的真情实感,但也是特殊情况下的最优解了。
07 升级数字园区
外部活动无法开展,内部提升工作却不受疫情影响。
一说起数字园区,可能很多老板会皱起眉头。因为早年的智慧园区就是哄领导开心用的大屏幕,对园区的招商和运营管理无法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。
但不同往日,现如今行业竞争加剧对园区的综合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一方面,园区需要借助数字化工具来简化管理流程、优化管理手段,提升工作效率,以适应新时代的企业竞争;另一方面,园区也需要数字工具这个抓手,把数字技术应用在企业研发生产中,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。而如今的数字园区也已经不仅仅是一块看板,而是真正让园区实现创新管理的数字化工具。
08 增大营销力度
这两年,大环境不景气,园区普遍采取「以稳为主」的战略,除了几家国字号园区,鲜有什么大新闻出来。
因为工作原因,笔者这两年去过不少园区展厅,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:在园区大事记中,2020年之前,几乎每家园区都记载了大事件、大项目;而在最近两年,却都是些「不痛不痒」的新闻,要么是某某领导来考察、要么是媒体报道了哪家入园企业,真正的大新闻寥寥无几。反过来说,在大家都没什么动作的时候,谁能在这个时候逆势而上,弄出几个大新闻,谁就能吸引到比平时多几倍的关注。
因此,在笔者看来,疫情之下,正是要宣传园区的时候,有项目入园或者开工,一定要花比平时更大的力度来造势;实在没有大事件,日常的运营、活动也要及时报道,让别人感觉园区是有活力的,而不是每天陷入疫情的漩涡里拔不出来。
09 增加线上培训
每次疫情都是充电的绝佳机会,通过参加各类线上学习培训课程,储备些知识,学习些技能。
园区招商引资,除了园区的配套、政策、环境这些固定因素之外,和人的关系也很大,因为招商人员是第一个接触客户的人,如果招商人员对园区、对客户都不了解,便很难与企业有什么共同话题,企业也会认为你不专业。通过组织线上招商培训,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,打造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、掌握专业知识、了解谈判技能的专业化、复合型对外招商队伍,促统一全体成员的内在共识和言行标准,掌握园区招商的核心优势。
10 抄底新机遇
面对未知的未来,恐惧是人之常情,这种情绪能帮我们缓冲风险,度过危机,却不能为我们带来更大的回报。
疫情之下,一些企业破产倒闭,写字楼、厂房大面积空置,整体租金下跌,且条件相对好谈。对开发商来说,最好的时间已经过去,现在想靠拿地开发赚大钱已经比较难了,但恢复正常是是一定的,为了稳中小企业,国家要继续出台刺激政策,土地调控方面,也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边际放松,就看园区如何把握危机中的机遇。
本文转载自:微信公众号-园区在线
作者:不思量1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BznA48l2nwGcBfeNGjQVpg
推荐阅读